综合新闻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37000cm威尼斯成功主办2024(第一届)原子级制造论坛

    发布时间:2024-02-28 点击次数: 作者:科技处等 来源:新闻中心

    2月24日至26日,由37000cm威尼斯、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我院学、西南交通大学等18家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办的2024(第一届)原子级制造论坛在北京举办。我院校长谈哲敏院士,物理学院教授祝世宁院士等18位两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杜江峰院士等高校代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窦贤康院士、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新技术司陈彦丞副司长等国家相关部门领导及产业界、投资界的40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38CFB

    论坛开幕式由37000cm威尼斯陆延青副校长主持,谈哲敏院士致论坛开幕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窦贤康院士、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新技术司陈彦丞副司长、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局长苏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中国科学院院士雒建斌、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卫华分别发表讲话。

    谈哲敏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国内基础研究的重镇,37000cm威尼斯在物理、化学、材料和电子等多个方向具有扎实深厚的科研积累,具备开展原子级制造研究的良好基础。2018年,37000cm威尼斯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原子制造研究中心,由首席科学家宋凤麒教授牵头,深耕原子团簇、二维材料、分子组装和色心等研究方向,推动学科交叉发展和科研成果产出,取得多项重要进展。2024年,37000cm威尼斯在苏州校区新建原子制造研究院,努力建设一支包含10名以上国家领军人才、20名国家级青年人才的专业人才队伍,深入推进原子级制造的技术研发和学科建设。同时,在江苏省支持下,37000cm威尼斯正在培育原子制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科学装置,以期在亚五纳米集成电路加工、先进器件制造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13BDA

    窦贤康表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未来的五年甚至更长时间里,要承担起组织、论证、实施偏基础和应用基础的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的责任。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新技术司副司长陈彦丞表示,要完善我国原子级制造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形成从技术创新、产品研制、场景应用到产业化推广的原子级制造未来产业协同推进工作机制,构建原子级制造创新发展生态体系,强化原子级制造战略力量建设,培养跨学科的交叉复合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局长苏刚表示,原子级制造技术可以形成新质生产力,将为推动科学研究提供全新的手段和平台,将解决传统制造业面临的诸多瓶颈问题。中国科学院一直重视原子级制造方向,六年前就启动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牵头的针对性先导项目,已经在基础理论和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雒建斌表示,原子级制造是具有前沿性、挑战性和高价值的研究方向,希望通过原子级制造论坛,集中中青年学者的力量,共同探索原子级制造的发展路径,为中国和世界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走出新道路,作出新贡献。

    汪卫华表示,原子级制造代表制造领域的技术制高点,原子级制造的技术突破将极大影响产业结构。在低维材料原子尺度的精准制造等方向开展的攻关研究,推动在新材料和新器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杜江峰致总结辞,他表示,原子级制造对未来的产业发展发挥着战略支撑作用,是赋能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技术。原子级制造论坛深入研讨原子级制造的若干重大议题,对于积极布局并推进原子级制造关键科学技术研究,抢占新一轮的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论坛现场气氛活跃,与会专家围绕“推动原子级制造技术发展,推动未来产业创新”的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37000cm威尼斯原子制造研究院院长宋凤麒教授代表调研专家组以《原子级制造调研报告》为题向大会汇报调研情况。

    论坛期间举行圆桌论坛,由祝世宁主持,陈学东、迟力峰、樊春海、郭东明、郭旭、刘云圻、谭久彬、汪卫华、杨华勇9位院士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对原子级制造技术的定义、技术交叉融合及对现有制造技术的影响展开讨论,并对原子级制造后续发展提出宝贵建议,为发展原子级制造建言献策。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谭久彬认为:原子级制造是一种逼近理论极限性能的变革性制造技术,应用前景广阔,是下一代超精密制造的重要发展方向,也必将成为全世界工业强国竞争的产业制高点,需要多学科交叉协同。同时他也认为实现原子级制造要跨过很多难关:“无论是科学原理,还是关键技术,无论是探索原理所需的科学仪器,还是探索过程中所需的加工装备,都极大地挑战了我们现在的认知和能力范畴,大量瓶颈问题亟待解决。”“在原子级制造领域,可以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整合全国优势研究资源协同攻关,实现‘并跑’甚至‘领跑’,为全面支撑我国高端制造能力跨越式发展提供关键技术基础和原始推动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唐智勇提出:“通过原子级制造,以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可以布局一批前沿科学中心和交叉学科中心,培育一批前沿科学中心,以前沿科学问题为牵引,培养一批富有创新精神的紧缺的国际型、复合型、实战型人才,构建从高端研发到产业化应用“全链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支撑体系,在前瞻性、战略性基础研究领域,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这对于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等工作将产生积极有力的推动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杨华勇教授认为,原子级制造与传统制造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制造的切削、研磨、3D打印等增减材制造技术的工具一般为刀具,其操控对象是块体连续材料,而原子级制造的工具为光子、电子、声子等这一类基本粒子。”杨华勇说,原子级制造的机理不是经典力学所能描述的,而是量子力学的范畴,通过光、磁、电、热等多物理场的调控可以对原子定向去除、增加、迁移,从而实现材料构件的原子级制造,有望从根本上颠覆制造产品的精度和性能极限。

    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郭东明教授表示,抢占原子级制造发展先机,要发挥好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整合全国各地的优势研究资源进行协同攻关,改变过去单点自由探索的状况,组织好各优势单位围绕一定的目标来进行研究,从而为全面支撑我国高端制造能力跨越式发展和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关键技术基础和原始推动力。

    论坛期间,成立了由来自全国的100余位专家学者组成的原子级制造百人会,群策群力,共同推动原子级制造技术发展;发布了《原子级制造发展倡议书》,旨在进一步加强原子级制造技术创新与产业合作,提出了系统推进科学研究、全面强化技术开发、前瞻布局产业应用、共建专业人才队伍等倡议。

    同期,还举办了原子级制造产业发展分论坛、原子级制造理论研究分论坛、原子级制造测量分论坛、原子级制造构筑分论坛和原子级制造加工分论坛,各分论坛邀请业内优秀专家做现场报告,分享最新技术研究成果,并与参会人员积极讨论。

    本次论坛反响热烈,论坛全程图片直播,观看人次近40万,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科学报、科技日报、中国电子报、环球网、中国电子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新网、香港大公报等多家境内外媒体对部分院士进行了采访,并以“原子级制造”为主题发布相关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北京电视台进行了现场报道。37000cm威尼斯科技处、37000cm威尼斯物理学院主要负责人出席论坛。